男女主角分别是朱高炽孙臣的女频言情小说《大明:无双好圣孙,请老朱退位结局+番外》,由网络作家“朕闻上古”所著,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,本站纯净无弹窗,精彩内容欢迎阅读!小说详情介绍:“哈哈哈......”大殿里面,老朱的笑声响彻天际。方才他亲自进去,从马皇后口中确认了,身体再无那般难受,也彻底放下心来。随后戴思恭罗列了一个方子,这都是后期调养的一些药物,足以让马皇后尽快将身子补起来。老朱现在很是高兴,连带着看戴思恭那是越看越喜欢。“原礼啊(戴思恭字),咱早就听闻你的大名了,所以征召你入宫为医。”“先前见你的时候,还觉得你很年轻,没成想你这医术,说是冠绝天下都不为过啊!”老朱敢这么说,可戴思恭却不敢认啊!他立刻跪倒在地上,诚惶诚恐地回答道:“陛下过誉了,这若是传扬出去,臣只怕会惹人耻笑!”一旁朱高炽也乐了,懒洋洋地开口道:“皇爷爷,你可别开这金口,老戴在太医院都遭受排挤,这话要是传出去,那他还不得被人嫉妒死恨死!...
大殿里面,老朱的笑声响彻天际。
方才他亲自进去,从马皇后口中确认了,身体再无那般难受,也彻底放下心来。
随后戴思恭罗列了一个方子,这都是后期调养的一些药物,足以让马皇后尽快将身子补起来。
老朱现在很是高兴,连带着看戴思恭那是越看越喜欢。
“原礼啊(戴思恭字),咱早就听闻你的大名了,所以征召你入宫为医。”
“先前见你的时候,还觉得你很年轻,没成想你这医术,说是冠绝天下都不为过啊!”
老朱敢这么说,可戴思恭却不敢认啊!
他立刻跪倒在地上,诚惶诚恐地回答道:“陛下过誉了,这若是传扬出去,臣只怕会惹人耻笑!”
一旁朱高炽也乐了,懒洋洋地开口道:“皇爷爷,你可别开这金口,老戴在太医院都遭受排挤,这话要是传出去,那他还不得被人嫉妒死恨死!”
“喏,这老逼登不是还在这里吗?”
毕竟是“并肩作战”的袍泽,朱高炽也没忘给戴思恭邀功请赏。
宋太医此刻整个人都怔愣住了,难以置信地瘫软在地上。
“这怎么可能?”
“骑马痈还能这样治吗?”
“怎么可能?不可能的啊!这不是真的......”
朱高炽满脸怜悯地看着这老家伙。
“tell me why?why baby why?”
“活着不好吗?说话!!!”
宋太医顿时身子一颤,惊慌失措地以头触地。
“陛下,老臣知罪,知罪!”
老朱一听到这话,顿时脸色就沉了下来。
“炽儿倒是提醒朕了,你这些庸医真是可恨!”
“饶是有皇后给你们求情,但死罪难免、活罪难逃,传旨将这些庸医全部充军塞外,另从民间征辟医师!”
“此外,戴思恭救治皇后有功,即日起擢升为太医院判,署理太医院事务,另有金银赏赐若干!”
“陛下......陛下饶命啊!”宋太医疯狂求饶,一把鼻涕一把泪地扣头求饶,可惜并没有任何用处。
戴思恭反倒似乎愣在了原地,朱高炽见状不由乐了,上前提醒道:“老戴,你干啥呢?赶紧接旨啊!”
这家伙不会高兴疯了吧?
岂料戴思恭却摇了摇头,以头触地高声开口。
“陛下,臣请用这些赏赐,换取众医师免于充军流放。”
此话一出,老朱顿时脸色一沉,目光不善地看向戴思恭。
“陛下明鉴,娘娘这病事出有因,非是众医师不愿诊治,而是束手无策,唯恐伤了娘娘凤体,更会损了国母贤名,臣亦是如此。”
“今日若非是小殿下别出心裁,想出这般妙计,臣也决计不敢进言!”
听完他这些话,老朱脸色才有些缓和。
“你倒是个仁义之人!”
“罢了罢了,朕也不是什么心胸狭窄之辈,就遂了你的愿吧!”
“不过你这太医院判还是得做,肃清太医院内那些尸位素餐之辈,朕不想看到再有这等事情发生!”
宋太医明显不在此列,他要为自己的狂妄付出代价。
戴思恭听后欣喜若狂,当即谢恩领旨。
等他退下后,老朱和太子标这才看向了朱高炽。
“炽儿,跟咱说说,你想要什么赏赐?”
朱高炽听后连连摆手,露出一副小儿姿态。
“皇爷爷,我就是单纯地想救皇祖母,不需要赏赐的。”
“再说我如今身在宫中,您就算赏赐我金银,我也没地方用去啊!我这儿身板还小,您就算赏赐给我美人,那我也只能干看着......”
此话一出,老朱和太子标先是一愣,随后不约而同地大笑了起来。
笑着笑着,老朱就给了朱高炽额头一个暴栗!
“你个兔崽子,小小年纪不学好,毛都没长齐呢,就开始惦记美人了?”
朱高炽傻眼了,这他妈的就是传说中的“伴君如伴虎”吗?
老子故意跟你插科打诨,你个老逼登还真动手啊!
“父皇,该赏还是得赏!”
“不然母后那边也会找您麻烦!”
太子标笑呵呵地开口,缓解了一下气氛。
老朱也乐了,捏着朱高炽的小胖脸。
“好孩子,说说吧,想要什么?”
话是这么说,但老朱却眯起了眼睛。
根据朱高炽这段时间的观察,他明白这老逼登又是在考验自己。
皇帝问你想要什么,该怎么回答?
总不能回答个要皇位吧!
朱高炽思索片刻,陡然间眼睛一亮。
“皇爷爷,我要金砖!”
老朱:“???”
太子标:“???”
啥?
金砖?
你小子有点贪啊!
“咳咳,炽儿你要金砖做什么?你刚刚不是还说......”老朱好奇地追问道。
“皇爷爷您误会了!”朱高炽一脸正色,笑道:“孙臣要一块二十斤重的大金板砖,这样平日里既可锻炼身体,也能闪瞎别人的狗眼,那金光闪闪的,多威风啊......”
听到这话,老朱和太子标都有些哭笑不得。
到底还是孩子心性啊!
不过也显得愈发可爱,让人亲近!
“好好好,咱这就下旨,让匠人给你铸一块!”
老朱摸着他的脑袋瓜,大笑着开口道。
太子标也没多说什么,就算是胡闹,也任由这孩子胡闹一回吧!
朱高炽忍着心中羞耻,直接冲进了老朱怀里,狠狠亲了一口这个老逼登。
许是长期没有感受到这般亲人的天伦之乐,以致于老朱这个堂堂天子都有些慌乱了起来。
有那么一瞬间,他仿佛见到了小时候的太子标和秦王樉他们,围着自己玩闹嬉戏。
“好孩子,朕的好孙子!”老朱眼眶不由一红。
看着怀里这乖巧懂事的孙子,他那一颗渐渐沉寂的心,也不由活跃了起来。
老朱一把抱起朱高炽,笑道:“走,咱还给你准备了个惊喜,你不是吵着闹着要习武吗?”
“让郭二进来,看看咱给他选的好徒弟!”
太子标笑着前去传旨,他还有政务处理,也就没再回来。
下一刻,一堵“肉墙”缓缓走进大殿,出现在朱高炽面前。
此人正是禁军大统领,淮西二十四将之一的郭英,老朱的绝对心腹。
郭英身形高大壮硕,宛如一座巍峨的小山,矗立在朱高炽面前,他那刀削斧凿般的脸庞,此刻正咧着嘴笑。
“皇上,就这小胖墩,还习武?”
郭英毫不掩饰自己的态度,他从十八岁骑就追随老朱征战天下,亲妹子还嫁给了老朱为妃,君臣情谊远非常人可比。
“胖怎么了?”朱高炽不乐意了,“吃你家大米了吗?”
郭英见状顿时也乐了,一个小胖墩敢这么跟自己叫嚣,怕是没经历过毒打!
“行了郭二。”老朱开口了,“这娃子咱很喜欢,就交给你锤炼了,可别伤着他!”
郭英闻言脸色微变,除了皇嫡长孙朱雄英外,他还是第一次见到,老朱这么喜欢一个龙孙。
这小胖子,不简单呐!
郭英也不废话,伸出蒲扇般的大手,直接提起朱高炽就走。
“干什么?你个大黑柱子,快放我下来......”
朱高炽想要挣扎,然而并没有什么用,反倒是结结实实地挨了一巴掌,顿时就老实了。
老朱见状,眼中满是戏谑之色。
郭英治军一向以严苛闻名,想做他的徒弟,不吃些苦头怎么能行呢?
炽儿啊炽儿,希望你撑得住,别辜负咱的一片苦心!
北元伪帝病逝,大明也因此紧张了起来。
老朱时不时地召集重臣议事,似乎想要抓住机会,彻底覆灭北元。
这个时候,大明京城也笼罩着一片肃杀之气。
朱高炽丝毫不受影响,为了自己的赚钱大计,他找了个探亲的理由,成功出宫。
魏国公府,徐增寿早早地在门前等候。
不久一辆马车款款驶来,朱高炽从里面跳了下来。
“哟呵,三舅这是在等我吗?”
徐增寿咧嘴笑了笑,伸手将他抱起。
“那不然等谁呢?”
“我的大外甥,你这次可是立下了大功啊!”
马皇后的病情,暗中关注的人不少。
毕竟这可是他们淮西武勋的大姐嫂嫂,昔年淮西勋贵追随老朱南征北战出去打仗的时候,正是马皇后坐镇后方,抚慰眷属,她还亲手为大家缝衣做鞋,赢得所有将领的敬重与爱戴。
得知马皇后病情转好,淮西武勋都是欣喜若狂,而一个小胖墩自然也就进入众人眼帘。
朱高炽得意洋洋地扬起脑袋瓜,笑道:“那可不,也不看我娘亲是谁......”
听到这话,徐增寿半天没有反应过来,随后就大笑了起来。
他捏了捏朱高炽的小胖脸,笑道:“真是个古灵精怪的孩子!不过你说的对,朱棣这王八蛋能娶我姐姐,这是他八辈子修来的福分!”
朱高炽傻眼了,睁着那双大眼睛忽闪忽闪的,半天都没有反应过来。
不对啊,老子说过这话吗?
分明就是你自己说的!
来到正厅,舅甥二人大眼瞪小眼,一时间都没有开口。
朱高炽在打量着这个三舅,脑海中浮现出此人的生平过往。
徐增寿,名将徐达的第三子,为人机敏聪慧,长大后勇敢而善于骑射,被选为勋卫带刀侍从,人谨慎诚实,很少犯错误。
他与其大哥徐允恭不同,徐允恭也就是徐辉祖,乃徐达嫡长子,备受徐达和老朱器重,早早地就开始了军旅生涯,现在正与徐达在北平练兵。
而徐增寿更喜欢读书,闲暇居家时便邀请贤士至家,讨论古往今来成败得失的典籍故事,孜孜不倦。
老二徐添福早夭,所以就是这个三少爷操持魏国公府事务。
世人都以为,这徐增寿一辈子能望到头,以后也没什么太大成就。
偏偏朱高炽这个穿越者知道,眼前这个家伙,可没那么简单。
历史上靖难之役爆发后,徐增寿选择支持他的姐夫朱棣,暗中给朱棣传递金陵军情,屡次向朱棣密告京中部署,与朱棣暗通款曲,被人告发后,建文帝遂囚禁了他,朱棣兵入金川门,建文帝即将失去皇位,先一步将徐增寿杀死在右顺门庑下。
朱棣对徐增寿之死十分哀痛惜悼,于永乐二年加授徐增寿为钦承父业推诚守正武臣勋号、特进荣禄大夫、右柱国,进封定国公,子孙世袭,定岁禄二千五百石,自此老徐家正式开启了一门两国公的顶级勋贵生涯。
纵观历史不难看出,眼前这个三舅胸沟壑腹有韬略,而且擅长审时度势,绝非表面上那么简单。
“三舅,给钱!”朱高炽直接伸出了小胖手,问得理直气壮。
徐增寿被他问愣了,没好气地拍开他那爪子。
“给什么钱?你吃宫里的穿宫里的,要钱做什么?”
朱高炽小脸一苦,这才将事情原委一一道出。
得知大外甥欠了太医院这么多钱,饶是徐增寿都绷不住了。
“咳咳,大外甥啊!你这也太费银子了吧?”
“练个锤子武啊,跟你三舅一起读书,三舅亲自教你圣贤文章......”
“不练武会死!”朱高炽可怜巴巴地看向徐增寿,“所以你给我钱!”
徐增寿满头黑线,要不是看这小子还是个娃娃,他真想揍他一顿。
“我没钱,府内钱财也都是忠叔管着,要你姥爷同意才能支取!”
听到这话,朱高炽乐了,满脸鄙夷地看着徐增寿。
“我说三舅,你都多大的人了,连三百两都掏不出来吗?”
徐增寿被他挤兑得满脸涨红,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。
“老子吃公府的住公府的,要钱干什么?”
哟呵,这家伙也是个混不吝的出生啊!
朱高炽笑了,“唔......那等姥爷一挂,大舅承袭爵位,三舅你就只有出去乞讨度日了!”
“小兔崽子,你找抽是不是?”徐增寿勃然大怒,因为这话说到了他心坎儿里面。
他是幼子,不是长子,所以继承不了爵位的,嫡长子继承一切,爵位家业等等,这就是礼法!
朱高炽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模样,捂着眼睛,唉声叹道:“三舅,你是幼子,继承不了爵位的,你将来要靠什么独立支撑门户?”
“皇爷爷下了死命令,咱大明想要得爵的,只能靠军功,没有爵位,即便靠着姥爷余荫,给你一个武官官职,那又能如何?”
“你能做指挥,能做总兵,可也就到你这儿,最多不过两三代之后,你大舅那房还是国公,而你的孙儿,却可能不过是个千户百户,甚至还要不如......”
嗯,这波我朱高炽属于“望舅成龙”啊!
徐增寿聪慧过人不假,但他现在毕竟还是个十五六岁的年轻人,听朱高炽这么一说,就有些憋不住了,差点哭出声来。
他姐姐嫁给了朱棣,现在是燕王妃,荣华富贵一辈子。
他哥是徐允恭是嫡长子,以后承袭魏国公爵位,也会荣华富贵一辈子。
凭啥到了我徐增寿这里,啥也没有了,只有从荫官做起?
“太他娘地不公平了啊!”
“对啊!”朱高炽趁机添油加醋,“所以咱得自己去拼,自己去搏,才有机会嘛!”
徐增寿原本还在埋怨,听他这么一说,顿时就警觉了起来,直接上手揪住了那耳朵。
“臭小子,你在给老子下套是不是?”
“哎哎......疼!三舅你先松手,我给你介绍门大生意!”朱高炽疼得龇牙咧嘴的,连连求饶。
听到有大生意,徐增寿这才松开了口手。
“说清楚!”
“我有一个制镜子的好法子。”朱高炽嘿嘿笑道,“咱不做其他,就做这镜子,保准可以日进斗金,到时候咱俩二一添作五,五五分!”
徐增寿闻言一愣,随后似笑非笑地看着朱高炽。
“大外甥,兜这么一个圈子,搁这儿等着三舅呢!”
小心思被看破,朱高炽也不慌张,而是镇定自若地看向徐增寿。
“三舅废话不多说,你就说干不干吧!”
“我可告诉你,你不是唯一人选,之所以找你,还不是因为你是我三舅,否则我都不乐意来,给你脸你要兜着......”
这兔崽子真是......跟他那混账老子一个德行!
徐增寿气得咬牙切齿,但他不得不承认,朱高炽说的是实情。
这京中的勋贵子弟,嫡长子都是有官职在身准备继承爵位,那些庶子幼子也开始想法设法地积攒家底,为以后分家做准备。
他这个徐家老三,同样也不例外。
想到这里,徐增寿就笑眯眯地伸出手去。
“好外甥,咱们详细计划一下啦!”
午后的阳光透过了古朴的窗栏,照进了校场上,洒在了深蹲站桩的朱高炽的身上,而他的身后是一群站桩的龙子龙孙。
气温正在逐渐炎热,而朱高炽的额头上蒙上了一层细细的汗珠。
距离上次“大本堂”事变,已经过去了一月有余,这些小崽子也在郭英的调教下,一个个开始哭爹喊娘。
朱高炽之所以故意坑他们一把,除了想给自己找些陪练外,也是真心希望他们能够坚持下来,做个文武双全的主儿。
至于郭英对此恨得牙根痒痒,那关他朱高炽什么事儿?
“废物!”郭英用力一脚揣在了朱权的腚上,气不打一处来。
这小子居然站着站着开始松懈,重心有意无意的上抬,而紧握平伸的拳头也开始放松,在郭英转头的瞬间,朱权居然扶着膝盖,想要休息下。
郭英好歹也是战场上厮杀出来的猛将,耳听八方眼观四路,眼睛的余光早就看到了这小子有些懈怠,所以待这小子扶住了膝盖,郭英根本没有任何犹豫,一脚就踹了上去。
朱权屁股上面的伤势还没彻底痊愈,这突如其来地挨了一脚,更是痛得他龇牙咧嘴的,又因为站桩站的腿软,一时间,朱权有些站不起来,众目睽睽之下,朱权眼里都是泪,唰唰往下流。
偏偏他还不敢叫唤,只能重新爬起来站桩。
瞧见这一幕,郭英有些无奈地摇了摇头,转而对朱高炽愈发看好。
为什么?
因为这小子是个狠人。
自习武以来,朱高炽就是再累再苦,练到一瘸三拐,也不会让自己的身形变形,甚至还要嘴硬激怒自己,严格训练。
想到这里,郭英也不由对朱高炽多出了几分期待。
顺着他的视线看去,只见朱高炽站桩完毕后,就开始了冲刺速度的往返跑,下盘稳定带来的好处十分明显,冲刺往返跑中重心的不断变化,因为下盘的稳定,让他的动作变得十分顺畅,甚至有些行云流水。
一个月的时间,高强度的训练,本来有些胖乎乎的朱高炽,终于瘦了五斤,这主要是他并没有控制饮食,他疯狂锻炼的主要目的,并不是单纯为了减重,而是为了锤打体魄,成为像那金并一样的鬼背武夫。
在一众龙子龙孙的哭嚎中,今日练武终于结束了,众人全都累得瘫软在地上,然后由各自的侍卫送走。
朱高炽却自顾自地继续训练着,见此情形,朱雄英忍不住过来劝阻道:“高炽,凡事过犹不及啊!”
“我爹之前还在提醒我,练归练可不敢伤了身体,不然......”
朱高炽一听这话,顿时就乐了。
“郭老二没给你们药浴方子吗?”
朱雄英:“???”
尼玛?
还有药浴这一说?
难怪这小子天天都精神得很,跟吃了仙丹妙药一样!
看着朱雄英那憋得通红的脸,朱高炽顿时就反应了过来,不过他也不是什么蠢货,郭老二都没开这个口,他更不可能把人家的东西送出去。
朱雄英沉默半晌后,这才狠狠骂了顿郭老二。
随即兄弟二人就这么躺着聊天,朱雄英突然提及了一事。
“说起来,郭老二也没啥时间折腾我们了,听我爹那意思,他马上就要出征了!”
“嗯?出征?”朱高炽来了兴趣,“北伐吗?”
先前北元伪帝撒手人寰,大明京城为此震动,沉寂已久的北伐再次被人提上了议程。
北元政权现在可不是草台班子,虽然元朝失去了对中原的统治,但仍然统治着广阔的北方草原地区 ,全国许多地区如山西、陕西、四川、云南、贵州等,仍归元朝统治,大明时刻感到重大威胁,于是老朱这才进行了一次次地北伐。
直到去年,徐达、汤和等人都还在领军出塞北伐蒙元,一步一步歼灭残元势力。
朱雄英却摇了摇头,笑道:“不是北伐,而是南征,皇爷爷确实想要趁机北伐,抓住北元政权过渡、人心不稳这个良机,奈何当年岭北一战我大明惨败,战马损失严重,所以也没了深入漠北的资格,只好剪除南方的威胁。”
听到这话,朱高炽顿时就明白了。
除了漠北的北元外,大明现在最大的心腹大患,还有两个,盘踞辽东的纳哈出,以及占据云南的元梁王。
蒙古退出云南后,这元梁王仍坚守云南,奉北方的元朝为正朔,而且每年遣使去漠北觐见北元皇帝,执臣节如故,还多次拒绝大明的招降,甚至斩杀大明使者,可谓态度坚决。
没有战马,不能深入漠北征战,可南下收复云南,并不是什么难题。
朱高炽眼前一亮,这云南可是好地方啊,那里的妹子水灵着呢!
只是云南险峻,山林密布,瘴气横生,朝廷大军想要攻克云南,只怕没那么容易。
这古代打仗,基本上都是用人命去填,所谓“慈不掌兵”就是这个道理。
想到这里,朱高炽就来了兴趣。
“英哥儿,想不想立功?”
朱雄英闻言一愣,下意识地看向朱高炽。
“怎么?你还懂军事韬略?”
废话!
我爹可是朱棣!
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?
朱高炽笑呵呵地开口道:“给你一个在皇爷爷面前表现的机会,不二价一千两!”
此话一出,朱雄英顿时就咆哮道:“你他娘地怎么不去抢?”
“再说了我哪有钱?东宫都被侧妃管着呢!”
他口中的侧妃,正是太子标的侧妃吕氏,朱允炆的生母。
朱高炽笑呵呵地开口道:“那你可以问皇爷爷要啊,此计可大大减少我军将士伤亡,一千两并不算多。”
朱雄英听后有些迟疑,满脸狐疑地看向朱高炽。
“你要这么多钱干什么?”
“因为药浴,我欠太医院三千两了!”朱高炽委屈巴巴地开口道。
他容易吗?
为了强身健体,都干破产了。
嗯,当然他这个小胖墩本来也没啥资产。
徐增寿这个蠢货,给了他方子,还没把玻璃镜子造出来,以致于朱高炽现在都被戴思恭催债了,不然哪里会把主意打到朱雄英头上。
“先说说看,真能成就给你一千两,当哥哥的帮你一回!”朱雄英乐不可支地回答道。
朱高炽也不藏着掖着,将想法一一道出。
朱雄英听后惊为天人,立刻不由分说地拖着他前去面圣。
大本堂中,阴暗压抑的氛围如同厚重的乌云,沉甸甸地压在每个人心头。空气仿佛都被恐惧填满,弥漫着紧张与不安的气息。
就在这令人窒息的环境中,一声声惨叫突兀地响起,打破了原本的死寂。
“啊啊啊!”
“痛啊父皇,儿臣知错了!”
朱权被摁倒在地上,鞭子毫不留情地抽在屁股上面。
不只是他,还有肃王朱楧、辽王朱植、庆王朱栴等人,此刻全都趴着接受家法。
老朱挥舞着鞭子,丝毫没有手软的意思。
“屁大点娃子,三分人样尚未学成,七分摆谱倒是栩栩如生!”老朱咬着牙,学着朱高炽一字一顿地骂道,声音中充满了愤怒与失望。
“在大本堂里面,都敢仗势欺人,为非作歹,这要是放你们出去就藩,那你们这些孽障还会如何鱼肉百姓?”
说着,老朱就愈发生气,手中皮鞭狠狠抽落下去。
一众小藩王被打得惨叫连连,饶是朱高炽这个当事人就有些看不下去了。
没办法,孩子还小,犯了错得揍,可你他妈也不能这样揍啊!
“咳咳,皇爷爷,真别抽了,你看朱权这家伙都翻白眼了......”
朱高炽硬着头皮开了口,谁料却迎来老朱锐利的目光。
“老子揍儿子,天经地义!”
“他们不是给你讲孝礼吗?咱今天就教教他们,什么才是真正的孝礼!”
朱雄英也立刻上前,选择与朱高炽并肩作战。
“皇爷爷,诸位王叔也是孩子心性,哪有您说的那么严重......”
“对啊皇爷爷。”朱高炽指着朱权的屁股笑道,“您看十七叔屁股都开花了,再抽下去的话,他还怎么娶媳妇儿?”
这故意插科打诨的话语,惹得其余龙子龙孙哄笑不止,原本压抑的气氛也因此缓和了许多。
老朱心里面的火气,也随之消散了几分。
其实他一直收着力道,没有下狠手,毕竟是自己亲儿子,哪能真个往死了抽。
现在朱高炽主动出面求情,也算是给了老朱一个台阶下,他也顺势扔掉了鞭子,不再继续动手了。
借着这次机会,老朱也是教育起了一众子嗣。
“你们都给咱记好了!”老朱的声音低沉而有力,在大堂内回荡。
“咱老朱家以前也不过是平头老百姓,得授天命,驱除鞑虏,恢复中华,这才坐稳了江山。”
“将来你们也是都要出去就藩的,谁敢在封地内横行不法,鱼肉百姓,咱定会狠狠教训你们,这就是下场!”
一众龙子龙孙被成功震慑住了,他们低着头,大气都不敢出,将老朱的话牢牢记在了心里。
随后老朱就拂袖离去,走了几步还不忘回头叫上了朱雄英和朱高炽。
兄弟二人跟在老朱后面,连大气都不敢出,毕竟方才老朱的狠辣还历历在目。
来到一座凉亭,老朱示意他们坐下,这才笑着开了口。
“大孙,炽儿,刚刚吓到你们了吗?”
朱雄英点了点头,又摇了摇头。
朱高炽却是满脸坏笑,眼珠子滴溜溜一转,“孙臣不怕,还挺高兴,毕竟恶人还得恶人磨!”
老朱一听这话,顿时就笑骂道:“嘿你这兔崽子,指桑骂槐呢在这儿?”
朱高炽哪敢承认,立刻举双手投降。
经过他这么一整,气氛也变得融洽了起来。
老朱也苦口婆心地对两个孩子一番教育,尤其是嫡长孙朱雄英,告诫他以后定要爱民如子,做一位明君。
朱高炽听着心中微动,说实话老朱还算个不错的皇帝,一直将百姓放在心里。
从他编纂《大诰》,开“民纠官”之先河就不难看出,这位洪武爷确实是爱民如子。
不过听久了,朱高炽就觉得有些腻歪,你教育未来继承人,拉着我一个未来藩王干啥?
他索性继续挥舞着大金砖,望着远处发着呆。
直到朱雄英跪倒在地上,朗声开口道:“皇爷爷,孙臣想和高炽一起习武!”
此话一出,老朱脸色顿时就变了,脸上写满了惊讶与疑惑。
这他娘地......啥意思?
咱苦口婆心地教育你这么久,你咋还想习武,这不是不务正业吗?
老朱摸了摸朱雄英的脑袋说道:“你可知道这习武极为辛苦,你吃得下那等苦吗?还是别学了。”
不料朱雄英颇为确信的说道:“皇爷爷,孩儿曾经听闻,您是马上夺天下,神武定江山,孩儿若将来继位大统,理当以列祖列宗为榜样。”
“再者高炽都能坚持下来,皇爷爷以为孩儿不如高炽吗?”
“孩儿,不怕吃苦!”
皇帝学武,不务正业。
若是往常,朱雄英提出学武,必然引来老朱的申斥。
但今天朱雄英先是称赞了老朱一番,夸得老朱心里面有些飘飘然,随后又指出朱高炽既然都能坚持习武,他也一定会坚持下来。
老朱听后乍一想也是这么个道理,他当年可没钱习武,都是真刀真枪地拼杀出来的,战场上面练就的本事。
现在既然条件好了,自家大孙也有这个志向,何不顺势而为呢?
毕竟习武可以强身健体,而且大孙还不是皇帝呢,也不怕那些文臣缙绅叫唤!
“大孙,你当真想习武?不是一时兴起?”
朱雄英连忙点了点头,认真开口道:“皇爷爷,孙臣想做个文武双全的马上皇帝,而不是一个优柔寡断的深宫天子!”
“哈哈哈......好,不愧是咱的大孙!”老朱听后大笑着点了点头,脸上满是欣慰的神情。
“既然如此,那你就跟着高炽,一起习武吧!”
朱高炽一听这话,那还了得,立刻就开了口。
“皇爷爷,以往我爹那会儿,都要接受军事训练,都要穿着麻鞋,裹上缠腿,像士兵那样到城外远足,十分之七的路骑马,十分之三的路要步行,随着年龄的增长,他们不时还要在演武场上练习武备。”
“现在到了我们这一代,优良的传统可不能丢啊!既然英哥儿主动提出,那不妨就顺水推舟,所有大本堂子嗣,皆要文武双全,从小打好基础......”
朱雄英:“???”
卧槽?
我的好弟弟,你是魔鬼吗?
话说得很好听,可我怎么感觉你是在故意坑人啊?
老朱满脸狐疑地看向朱高炽,后者却是言之凿凿,口若悬河。
说实话,老朱自然明白朱高炽是对的,就是这些娃子年纪普遍四五岁,大一点的才五六岁,这要是让他们习武,那还不得哭爹喊娘的。
“皇爷爷,咱老朱家的种,可不能有孬种啊!”
朱高炽一句话,彻底坚定了老朱的态度。
“说得好,那就这样定了!”
老朱直接拍板,大本堂子弟从明日开始一起习武!
被郭英折磨得哭爹喊娘的龙子龙孙们,将这一日称作“大本堂事变”!
金陵帝都,紫禁城。
大明皇宫,恢宏壮丽,雕梁画栋,朱甍碧瓦,都在阳光下熠熠生辉。
殿宇鳞次栉比,有一大本堂,聚藏古今图书,为龙子龙孙读书之所。
此刻,大本堂内书声琅琅,宛如一首和谐的乐章。
夫子李希颜负手而立,目光缓缓扫过专心致志诵读的诸子,脸上不禁露出一丝欣慰之色,微微颔首。
然而当他看见一道人影时,眉毛却不由抖了抖。
只见一个小胖墩提溜着眼睛,嘴里虽也念念有词地读着书,可另一只手却握住一个石墩,将其舞得虎虎生风。
李希颜缓缓走上前去,保持一个安全距离,这才敢开口。
“咳咳,高炽啊,读书就读书,你能不能把手里面这东西放下来?”
这不是......有辱斯文吗?
朱高炽听后点了点头,随手将石墩扔到了地上,发出哐啷响声,震得整个大本堂都颤了颤。
诸王子弟也纷纷扭头看了过来,脸上充满了好奇。
朱高炽无奈地耸了耸肩,眼睛滴溜溜地转。
“先生,跟我没关系哈!”
“你真是......”李希颜顿时就怒了,“给为师站起来!”
说罢,他就掏出了戒尺。
朱高炽很是无语地站了起来,看着眼前这个严苛师长,心里面很是无奈。
他本是后世之人,喜欢追寻刺激搞一些极限运动,结果不成想因此而丧命,等到再次睁开眼就成了个朱高炽。
没错,燕王朱棣的嫡长子,日后的仁宗皇帝,赫赫有名的大胖胖,朱高炽!
这人是个好皇帝不假,但是他英年早逝啊!
而且最憋屈的是,朱高炽这辈子可以说没过个安生日子。
小时候在大本堂读书暂且不提,长大了还被老朱强召入京为人质,等老朱回心转意了放他们回家,朱高煦这孙子还不顾及他的死活盗马而逃!
再到后面就是朱允炆即位称帝,正式进行削藩大业,燕王府也被密切监视,后朱棣起兵靖难,朱高炽也是忙得脚不沾地,还被留下来驻守北平大本营,跟李景隆六十万大军决一死战,生死一线间,险些因此而丧命。
再到后来,靖难之役打赢了,老爹成了皇帝,他怎么着也该享享福了吧?
呵呵,高兴得太早了,朱棣最擅长的招数,那就是坑儿子。
一句“世子多疾,汝当勉励之”,就让朱高煦替他打了一辈子仗,也给朱高炽带来了无穷无尽的麻烦。
朱高煦和朱高燧这两个家伙狼狈为奸,仗着朱棣宠爱拒不就藩不说,没事儿就喜欢在朱棣耳边煽风点火,进献谗言。
然后,就是朱棣最喜欢的事情,有事儿太子做,没事儿骂太子。
朱高炽这个太子做得如履薄冰,战战兢兢,一言不合就要挨骂受罪,还不得不监国理政。
大胖胖为什么会英年早逝?
除了肥胖的原因外,朱棣要承担主要责任!
天底下哪有这种老子,没事儿喜欢吓儿子,给儿子找麻烦,还把儿子当牲口使唤的啊?
起得比鸡早,睡得比狗晚,吃得比猪差,累得比驴惨......好不容易熬死了朱棣这个坑儿贼,结果长期劳累过度加上精神压力太大,朱高炽的身体也累垮了,最后做了十个月的皇帝就撒手人寰,人称“十月天子”。
一想到这憋屈而又悲催的一生,朱高炽那是千百个不爽。
对朱棣不爽,也对朱高炽不爽,更对这肥胖的身体不爽。
所以,自从来了这个世界之后,朱高炽就狠了心坚持锻炼身体,就连在大本堂读书也不例外。
但凡老子上马能提刀,下马能砍人,有你朱高熙什么事儿?
就是李希颜这位先生太过严苛,没事儿就喜欢搞针对,这不又要挨板子了。
朱高炽伸出小胖手,委屈巴巴地看着李希颜。
李希颜也不是那种随意打人的人,即便要动手,也得找个借口。
他板着脸,冷冷地问道:“子曰,三十而立,这是何意?”
朱高炽眨了眨大眼睛,下意识地脱口而出。
“只有三十个人才配让我站起来打!”
此话一出,大本堂内爆发出一阵哄笑。
众人笑得前仰后合,有的甚至眼泪都快出来了。
皇长孙朱雄英难以置信地看向他,一张小脸都憋成了猪肝色。
肃王朱楧、辽王朱植、庆王朱栴和宁王朱权这些崽子更是要笑疯了,不知道这家伙又在抽什么疯。
大本堂外面,朱元璋一脸茫然地看向太子标,后者也是乐得不行,肩膀微微颤抖。
“标儿,人家说的是这意思吗?”
太子标憋笑憋得很辛苦,连忙摇了摇头。
“父皇明鉴,当然不是,高炽侄儿估计是信口胡诌的!”
听到这话,老朱顿时有些哭笑不得,无奈地摇了摇头。
“这小子,跟他老子一样,打小就不是读书的料!”
太子标听后,嘴角微微上扬。
以往他这些弟弟读书的时候,也是一个比一个不安分,尤其是老四朱棣。
此刻大殿中,李希颜一张老脸瞬间变得铁青,他强压着心中的怒火,又问道:“四十而不惑呢?
“即便面对四十个人也不会害怕,依旧选择果断出击!”
这下子,众人笑得更加肆无忌惮,笑声仿佛要冲破大本堂的屋顶。
就连一向沉默寡言的朱允炆也是忍不住乐出了声,看向朱高炽的目光里充满了鄙夷。
李希颜气得满脸铁青浑身颤抖。
“五十而知天命?”
“对方若有五十个人,我会打到让他们以为遇到了天命!”
朱高炽一脸认真地回答,仿佛在讲述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。
所有人都再也忍不住,笑得快活而肆意,整个大本堂仿佛变成了一个欢乐的海洋。
连门外的朱元璋也是忍不住咧了咧嘴角,笑着说道:“嘿你别说,这娃还真他娘地是个天才!”
以前可从来没人说过,圣人之言还能这么解读啊!
李希颜咬牙切齿地看向朱高炽。
“六十而耳顺?”
“对方只有六十个人在我身边说好话,我才愿意停手!”
“七十而从心所欲,不逾矩?”
“就算对方有七十个人,我想怎么打,就怎么打!”
李希颜彻底被气疯了,难以置信地看着眼前这小胖墩。
“朱高炽!”
“你简直混账!”
“不学无术也就罢了,竟还敢歪解圣人之言!”
话音一落,他举起戒尺就想好好教训这小胖墩,然而当他看到朱高炽那桀骜不驯的神情时,李希颜手中动作不由一顿,也彻底对他失望。
“罢了罢了,既然你无心向学,那就出去站着,什么时候想明白了再进来!”
朱高炽撇了撇嘴,俯下身子拎起石墩就走。
跟一群小屁孩在一起上课有什么意思,连个花姑娘都没有,忒没劲了。
结果等他刚刚走出大门,耳朵就被人揪住了。
“哎......疼疼疼......他娘地快松手!”
几乎下意识,朱高炽抡起石墩就想砸过去。
“哟呵,你小子还敢曹反不成?”
朱元璋佯怒地瞪着朱高炽,那眼神仿佛能吃人。
看清来人后,朱高炽这才急忙扔掉石墩,讪笑着搓了搓手。
“皇爷爷,什么风把您吹来了?”
“哟,还有大伯,您二位今儿这么得闲的吗?”
太子标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,不着痕迹地扯了扯老朱的衣袖,老朱这才松开了手。
“臭小子,为啥要曲解圣人之言?”
老朱喝问道:“今日你不说出个子丑寅卯来,咱非抽你一顿不可!”
他可是出身穷苦人家,深知创业之艰辛,更知道教育的重要性,所以对子嗣教育问题一直都很关注。
再者这些龙子龙孙以后也是要出去就藩,镇守一地的,大字都不识几个,那怎么能行?
朱高炽叹了口气,道:“一千个读书人,就有一千个孔夫子,圣人之言各种注解层出不穷,各家各派甚至每个人,都有不同的见解。”
“李先生觉得他没错,孙臣也觉得自己没错,要是全都听他的,那跟书呆子有什么区别?”
此话一出,老朱眼中陡然闪过了一抹精光。
他好像在这个孙子身上,看到了些不一样的东西。